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029-1988
万缘动态
行业信息
公司公告

电话:400-029-1988 37151988

手机:18681971988

邮箱: 1920181618@qq.com

行业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行业信息
束从轩演绎一只鸡的传奇
发布时间:2014-03-12 | 发布单位:


他曾是一位农民,曾成为安徽养殖业的龙头,如今,他是安徽餐饮业领军人物,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能想到一种家禽——鸡,从养殖到餐饮,他始终抓着这只鸡没有放下,他就是安徽最大连锁快餐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


  从一介布衣到成功企业家,束从轩的创业之路有着诸多的传奇色彩,用他自己的话说,成功是运气。随着深入走进束从轩的生活,再次回头看时,或许他成功的秘诀能窥探一二。


  阴差阳错的“鸡”缘


  1982年,改革的春风已吹遍大地,那时,农村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包产到户”已经初见成效,粮食年年丰收。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束从轩,心理盘算着做点什么。村子里的人都在种粮,跟着种估计能赚一点,但这不符合束从轩的性格,从来胆大的他选择超别人半步,干点与众不同的。


  那时候,粮食加工、家禽养殖都还是新兴产业。养殖投资不大,几百也能干,几千也能干,束从轩一狠心就干这个吧,拿着家里仅有的几百块钱,买了一千只小鸡苗。


  从此,束从轩开始了与鸡的不解之缘。初期创业的那些年更多靠的是体力,那是个农业科技刚起步的年代,饲料、稻草多是靠人拉肩扛。多年后,束从轩回忆起那段岁月时,依然能清晰的记得当年为了拉孵化小鸡用的稻草,一天拉上十二板车重达800斤的货物。


  束从轩和很多创业者一样经历过失败,当初第一次试孵,由于停电、技术不成熟等多种原因,导致帮别人代孵的鸭子鸡崽“全军覆没”,不仅本钱全赔了,就连帮别人代孵的一千多枚樱桃谷鸭蛋也孵坏了。然而,有股子不服输劲的束从轩没有放弃。陪着束从轩经历过几十年风雨的妻子张琼回忆,家里当时种田的钱都被老束拿去折腾了,有时候自己急的嚎啕大哭,但老束就是一根筋,不过总算是熬过来了,自己算是没跟错人。


  束从轩把这一切归结为专一。


  “不赚钱都要卖土鸡”


  90年代,中国市场大规模引进白羽鸡种,40来天就可以长成。由于价格低,生长速度快,迅速占领了国内的鸡肉市场。当时,白羽鸡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80%。很多原来养殖土鸡的企业,都改养白羽鸡,束从轩却坚持住了,依然保持着散养土鸡。


  “别人都干的,我不干。要做就做与众不同。”对于坚持养土鸡,束从轩如是解释。身边的人有不少都劝束从轩养白羽鸡赚钱,而且见效收益快。束从轩自己算了一个帐,土鸡生长周期在180天—200天,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一只土鸡赚不到1块钱,而白羽鸡却是土鸡的10倍。


  土鸡的养殖和白羽鸡不同,束从轩的土鸡是散养,白羽鸡是人工集中饲养。时至今日,老乡鸡的原材料依然是农户的散养土鸡。在束从轩看来,土鸡是根本,不能丢,即使不赚钱都要卖土鸡。


  2000年以后,土鸡市场悄然回温,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到土鸡消费。束从轩这时却在酝酿着更大的计划。


  “幕后”走向”台前”


  1999年,束从轩接到一封信,邀请他去参加一个快餐特许经营的学习班,“快餐“”特许加盟“这对束从轩来说都是新鲜词。在这次学习之后,他又去了全国许多快餐连锁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走访学习,渐渐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做中式快餐连锁。


  2003年,这个计划终于被束从轩付诸于行动。第一家”肥西老母鸡“快餐店在合肥市舒城路开业,对于当时的合肥市民,并没有多少“中式快餐”的概念,来肥西老母鸡很多人都是尝个新鲜。


  “当时,一家店的成本在70%以上,最严重时,卖出100多还要亏30多。”束从轩顶住了压力,随着流程化逐步的规范,系统的改进,肥西老母鸡逐渐开始盈利。


  可惜好事多磨,就在肥西老母鸡被合肥市民认可的时候,禽流感来了。2004年,禽流感突然袭来,很多家禽养殖企业禽类销售不掉,而当时束从轩的养殖基地是肥西县最大的。


  时任合肥市长郭万清在视察禽类企业时,束从轩大胆的提出要请市长去肥西老母鸡店喝鸡汤,郭万清市长爽快的答应了。第二天,郭市长如期而至,各大媒体头条出现“亚洲高官吃鸡第一人”新闻,肥西老母鸡在危机中被束从轩转化成了机遇。


  好产品源于好材料


  也就在2004年,束从轩开创“两段式饲养”,确保原材料的优质,安全。所谓两段式饲养即农户+企业双模式,企业为农户提供鸡苗,农户将鸡养至120天,再由企业收回养殖60天,最终达到180天。农户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定期派出技术人员指导,检查,确保农户按要求饲养。企业养殖的60天,育肥,再检验,多环节保证原材料。“没有好原料,做不出好产品”束从轩对老乡鸡的产品充满信心。


  为了使所有店面的产品达到统一标准。束从轩投入巨资建设占地120亩中央厨房,所有店面产品在中央厨房进行加工生产,统一配送至各店面,店面只需简单加热,蒸煮即可,保证了产品的标准化。中央厨房施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任何未经消毒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车间,即使是束从轩本人也不行。


  即便是在今天,束从轩拥有几十人的高管团队,外聘职业经理人,对于产品的把控还经常亲力亲为。据中央厨房负责人回忆,2010年的某天,束从轩去生产车间检查,穿着和工作人员一样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大家都没在意,一个员工不小心将一只鸡掉了地上,没有按要求再次涮洗,这一幕被束从轩看到了。来到办公室,束从轩直接告诉负责生产的人,这样的事再有发生就让负责人滚蛋。其实负责人挺冤枉的,因为每次加工完之后都会还有两次涮洗过程,但是束从轩却连每一步都不放过。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12年底央视曝光速成鸡事件。45天白羽鸡被大众抛弃。包括多数知名洋品牌在内的快餐无一幸免,销售额持续下滑。而束从轩此时却对外宣布增加开店速度,原因很简单,老乡鸡坚持的“180天土鸡”被消费者广泛认可,很多市民自己不敢去买鸡,却选择在老乡鸡吃鸡。


  坚持总有收获,束从轩用优质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信心。


  突然变脸,惊呆市民


  2012年3月,一夜之间基本上所有的合肥市民都在议论,肥西老母鸡不见了,出现个老乡鸡。各大媒体纷纷猜测,肥西老母鸡发生了什么事。束从轩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宣布,肥西老母鸡正式更名老乡鸡,店面环境,服务质量全面升级。


  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争议,有支持的觉得新的老乡鸡环境更好,更漂亮,有反对的觉得肥西老母鸡有着深深的感情,不能被抛弃。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议声不断,有网友难过的说道:“肥西老母鸡没有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此时的束从轩却从容淡定,“争议越大,越是好事。“束从轩事后回顾这件事说,”摸着石头过河,过去了就是一条坦途。“


  更名之前,肥西老母鸡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束从轩提出更名时,遭到董事会多名股东反对,为此甚至有股东撤出股份。不过束从轩的那股执拗劲认准了就一定会干。


  事实没有让束从轩失望,更名后的老乡鸡,店面数持续增加,平均每月6——7家新开店面,营业额同比涨幅超过40%,一举奠定了老乡鸡安徽最大连锁快餐的地位。


  带着企业从内到外全面升级


  企业迅速的发展必要带来内部管理上的问题,束从轩对此早有意识。经过1年多的沟通,洽谈,2013年5月5日上午,老乡鸡成为安徽餐饮第一家与德国SAP公司合作的企业。


  通过与SAP公司的战略合作,老乡鸡将建成集集团财务、食品公司生产加工、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门户portal与一体的餐饮连锁ERP软件,将实现公司人、财、物的一体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翻开了老乡鸡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


  老乡鸡的ERP建设,从2009年开始,经过了尝试期,到如今的发展期,已建成了280余家餐饮门店的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餐饮连锁大数据量的统计、分析与管控,而且实现了全产业链模式下,独具特色的一卡通服务,以及对门店成本与运营的有效管理。


  占地108亩的老乡鸡中央厨房的2期工程,2013年正式启动。该工程,拥有安徽最大的全自动屠宰线,日屠宰量达2万只。约一万平方的冷库,全冷链配送,每日可为一千五百家店面完成半成品深加工。


  更名之后,老乡鸡餐厅也进行了升级。全新的“老乡鸡”餐厅以绿色为主色调,设计典雅、温馨、时尚。较之前的“肥西老母鸡”店面在形象、服务、品质上全方位提升,给消费者营造了更温馨、更绿色的用餐环境,并创造了更优质的用餐体验。


  大升级带来的同样是大发展,从2012年起,束从轩带领着老乡鸡走向了加速发展的轨道。店面数从原来的160余家,迅速发展至如今的280余家,员工人数达6000余人,实现了在安徽叫板洋快餐的资本。


  “原来同样是寻找店面,之前,洋快餐看上的地方我们基本没有希望入驻,而现在我们的议价能力与那些知名洋快餐不相上下。”束从轩对此很是自豪。新启用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老乡鸡也成为了唯一一家入驻的中式连锁快餐品牌。


  电视剧《坝上街》登上央视


  2013年初,央视《坝上街》热播,观众被剧中“三老甩”的那股“甩劲”深深吸引。其中“三甩老”的原型便是束从轩。


  《坝上街》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安徽合肥改革开放三十年奋斗史的电视连续剧。该剧以肥西小井庄包产到户这一震惊全国的事件为切入口,以坝上街普通百姓的众生相为“舞台”,精心塑造了“三老甩”、汪邦强等一大批“坝上街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搏杀、艰难创业、改造自我、与时俱进的生动故事。


  在剧中,带头分田的生产队长束从富的儿子束维贵“三老甩”和束维红“老窝子”星夜潜至合肥坝上街,投靠曾在小井庄下放过、时任街道干部的汪邦强,并在汪邦强及赵奶奶等坝上街百姓的关照、庇护下,生存、生活下来。而三老甩更在急剧变化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不断改造自我,转变观念,成为著名企业家。


  《坝上街》编剧胡正言将军评价束从轩:“他不但勤奋睿智、年富力强,还是个实干家。最关键的是他能够颠覆安徽人的传统观念,这一点了不得,制度、名誉都容易改变,唯独观念很难改变,如果安徽所有人都能像束从轩那样,安徽就能嗷嗷叫地上去。”


  热心公益,雅安救援安徽第一


  自2009年开始,老乡鸡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帮助合肥市缓解夏季的临床用血需求。在参与献血的老乡鸡员工中,有多位献血超过10次。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得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老乡鸡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紧急部署去四川抗震救灾具体工作。紧急采购了方便面、矿泉水等价值数百万的救灾物资。


  经过一下午的紧急筹备,老乡鸡从5000多员工中筛选出30多位退伍军人组成雅安抗震救灾志愿队,由集团总裁李健亲自率队,带上紧急筹备了13车物资奔赴四川灾区。由于时间紧急,队员来不及回家增添衣物,不能去的同事纷纷脱下自己的衣服留给救援队。来不及安排挂车运送物资,老乡鸡食品公司抽调十多辆配送车辆运输送往四川雅安的救援物资。为了能尽快赶到灾区,老乡鸡爱心车队每车配备3名驾驶员,轮班驾驶,人停车不停。


  2013年4月22日8:30分左右,老乡鸡爱心车队抵达雅安芦山县。据救援队介绍,现在芦山、天全等灾区救援物资相较充足,受灾同样严重的上里、中里、下里急缺水和食品。老乡鸡爱心车队随救援队一起前往灾区一线上里镇向受灾同胞发放救急物资。老乡鸡也成为安徽第一家救援雅安的民营企业。


  对于公益事业,束从轩很少提及,在他看来,公益并不是一时的事而是需要坚持的做下去。


  ”十年老乡鸡只是起步“


  2013年,老乡鸡品牌成立十周年,束从轩在十年庆典上对外宣布,下一个十年老乡鸡要欲将直营店面数增加至1000家,年营业额突破50亿。


  束从轩对于制定的目标信心十足,2013年老乡鸡经历了更名以来重要的一年。4月份禽流感再次来袭,这一次波及面极广,整个行业备受冲击。困难时期,束从轩始终坚持”鸡不可失“。


  这一年束从轩不再请市长吃鸡,而是切切实实请市民吃鸡。全省280多家门店,半价放心鸡连续多日回馈消费者。


  7月份结束的《爱拼才会赢》中,束从轩以绝对优势带领老乡鸡获得了”中国好项目“。此时老乡鸡也被全国人民广泛关注,很多电话纷纷找到束从轩,希望老乡鸡开放加盟。束从轩拒绝了500多个加盟请求,拒绝的理由只有一条,老乡鸡体系还不成熟,直营才能保证原材料。


  “2013年是老乡鸡十年,也只是刚刚起步的一年,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束从轩坚定的说,“我是靠鸡起家,靠鸡发展,未来还是靠鸡,一辈子也都抓着这只鸡。”